齒輪計量泵安裝
1》齒輪計量泵盡量安裝在靠近液料槽處,由于齒輪計量泵自吸能力有限,安裝時應使齒輪計量泵進口低于液料槽液面至少30cm。
2》對有可能進入雜志的場合,吸入管必須離開液料槽底面10cm,以避免沉淀雜志進入泵腔。
3》過濾器加在吸入管離液料槽較近的位置,選擇形式適當,網眼適中的過濾器,既要安全有效,又不可因為過密而導致吸入端阻力過大甚至是堵塞,而且要便于清理。
4》齒輪計量泵的安裝位置應選擇在明亮、干燥、清潔的地方,以利保養檢查,同時還必須預留拆卸檢查所需要的空間,安裝位置表面必須干凈、平整。
5》齒輪計量泵的設計轉向是一定的,不允許反轉,所以安裝前需要搞清楚物料的進口和出口。
6》所選連接管的管徑要盡量大一些,小也不能小于管接頭內徑,吸入管應選擇硬質管路或者進行骨架處理,防止較大吸力將進口管吸扁;出口管應選擇管壁足夠厚的管子,以承受大壓力。
7》管內必須干凈,無任何雜質,防止異物進入齒輪計量泵,損壞內部部件。
8》管路上嚴禁有隆起的轉彎或死角,使氣體滯留,嚴禁有打結或纏繞,使管路堵塞;安裝進口管和出口管時,要注意不要將重量壓在齒輪計量泵上,否則會影響齒輪計量泵的使用和壽命。
9》管路連接必須緊密,防止漏料漏氣,以保證齒輪計量泵輸送的;安裝完畢,應用空氣和肥皂水檢查管路的密封性。
助磨計量泵是一種能滿足各種嚴格工藝流程需要,并能在一定范圍內連續調節流量的容器。隨著工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它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但是,我們有時會發現,在使用助磨劑計量泵時,我們有時會出現故障,這就要求我們在使用助磨劑計量泵時要注意一些事項,那么,在使用助磨劑計量泵時,我們有什么使用注意事項呢?
1、監控操作過程,防止包裝箱泄漏,用新包裝更換包裝箱。
2、按推薦周期進行檢查。建立運行記錄,包括運行時間、填料的調整和更換、潤滑劑的添加以及其他維護措施和時間。應定期測量和記錄吸入和排出壓力、流量、輸入功率、洗滌液和軸承的溫度以及離心泵的振動。
3.確保助磨劑計量泵機械密封有足夠的水流用于沖洗。水冷軸承禁止過量水流。
4.嚴禁無水運行,不得調整吸入口以減少排量,也不得以過低的流速運行。
5.不要使用太多潤滑劑。
使用助磨計量泵時,必須嚴格遵循操作步驟,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機器故障率的發生,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
困油現象是泵體正常工作時油液被圍困在泵體腔內兩嚙合齒間的真空內,且持續運轉擠壓無法排出導致油液發熱膨脹,使泵體機件及電機受到額外的負載加速軸承的磨損,電機超負荷運轉,降低產品的整體使用壽命。那么出現困油現象后應該如何消除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
一、根據不同的密度和粘稠度的介質設計控制齒輪組裝間隙以及齒輪端面與泵座和泵蓋的間隙。在滿足流量的條件下相對調整齒輪組裝間隙以及齒輪端面與泵座和泵蓋的間隙,增加擠壓空間使介質減少擠壓強度盡出腔體,同時帶走熱量,降低工作溫度。一般來說,困油現象是齒輪泵為了保證吸油腔和排油腔密封性必然引起的后果,因此要從根本上消除是不可能的,只能將其限制在允許的范圍內。
二、齒輪計量泵座與泵蓋上都銑有兩個卸荷槽,其中一個與泵的排油腔相通,另一個與泵的吸油腔相通。當困油容積變小時,使困油容積與通向排油腔的卸荷槽相通,將困油區中的油液排出;當困油容積變大時,則通過另一卸荷槽,使困油容積與吸油腔相通,實現補油。卸荷槽的位置要適當,使困油區中的油液既能夠排油,又能夠補油。但是,兩卸荷槽之間的距離不能太小,以防吸油腔與排油腔通過困油容積,影響泵的容積效率。